陳伯達傳最新章節_中篇_葉永烈_全文免費閲讀

時間:2017-12-22 06:18 /都市言情 / 編輯:雲輕
主角是中央文革,王力,陳伯達的小説叫《陳伯達傳》,它的作者是葉永烈所編寫的現代軍事、職場、歷史傳記風格的小説,內容主要講述:經林彪在天安門城樓上唸了這個“新名詞”之欢,當天晚上,當毛澤東和他的“司令部”在人民大會堂北京廳集

陳伯達傳

小説篇幅:中篇

更新時間:10-05 06:58:41

小説狀態: 已完結

《陳伯達傳》在線閲讀

《陳伯達傳》第21篇

經林彪在天安門城樓上唸了這個“新名詞”之,當天晚上,當毛澤東和他的“司令部”在人民大會堂北京廳集,準備乘敞篷車去看焰火時,張橋向毛澤東提出:“‘資產階級反對革命路線’在語法上不通,念起來也拗。”毛澤東答:“以就提‘徹底批判資產階級反路線’。”

據關鋒對筆者説,是他提議改為“資產階級反路線”,得到毛澤東的同意。他是從毛澤東的《打司令部》一文中,把那句“站在反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加以演繹,理所當然被毛澤東所採用。

據王回憶,周恩來當時不在場,不知。周恩來曾為“資產階級反路線”一詞,向毛澤東提出異議。王回憶説:

總理是很明確地表示不同意“資產階級反路線”的提法,他找了主席。事他對我説,他是向主席這樣提出的:“‘資產階級反路線’這個提法適嗎?內歷來提路線問題都是提左傾、右傾,沒有反路線這個提法,這樣提適嗎?”

主席用英語作了回答,説原來用Counter-revolutionaryLine(反革命路線),來改成Anti-revolutionaryLine(反對革命路線),最還是用ReactionaryLine(反路線)好。

總理知這是主席的主張,就説:“我懂了。”

總理又找了關鋒,關鋒向他解釋了半小時。總理説關鋒同他主要講了民主革命時期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對於路線的提法應當不同。

總理以就照着主席的徑講了,實際上總理是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見的。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總理把主席、關鋒駁掉是不可能的。

經過“中央文革”的“秀才”們獻策,毛澤東批准,“徹底批判右傾機會主義路線”,據毛澤東十月一晚的意見,改為“徹底批判資產階級反路線”這一新號,作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偉大戰略部署”提出來了。

在林彪講話的第三天———十月三,《旗》雜誌第十三期的社論《在毛澤東思想的大路上牵看》發表了。這篇社論由王、關鋒執筆,“中央文革”討論,江青、康生、張橋審稿,陳伯達定稿,標題是陳伯達自擬的。據王回憶,社論初稿中用的是“徹底批判資產階級反路線”。為此,社論推遲到十月三晚上才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播,十月四見報。這篇社論向全國發出了新的員令:“對資產階級反路線,必須徹底批判”。

“要不要批判資產階級反路線,是能不能貫徹文化革命的十六條,能不能正確行廣泛的鬥批改的關鍵。在這裏,不能採取折中主義。”

社論剛剛發表,十月六,以蒯大富為“司令”的“首都衞兵第三司令部”召集十萬人,舉行“全國在京革命師生向資產階級反路線烈開火誓師大會”。本來,派不派工作組,充其量不過是個工作方法問題。自從成為“路線”———這“路線”不僅是“資產階級”的,而且還是“反”的,一下子把劉、鄧的“錯誤”升級了。

“徹底批判資產階級反路線”的號聲在全中國響起,劉、鄧面臨着被徹底打倒的危機。

第三十章中央工作會議上的烈鬥爭

林彪在講話中,指名姓,烈地擊劉少奇和鄧小平。陳伯達的講話,那烈的調子不亞於林彪。

劉少奇檢討到這種地步,林彪、陳伯達、康生、江青並不放過他。

※ ※ ※

一場新的烈的鬥爭,又在內核心層中展開。

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結束還不到兩個月,1966年10月9至20,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又在北京召開。

會議由毛澤東主持。中央各部門、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區委負責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徹底批判資產階級反路線”,亦即批判劉、鄧。

會議是毛澤東提議召開的。原來只准備開3天,來開7天,以至開了19天。

在會上唱主角的是林彪和陳伯達。他們在會上都作了篇講話,講話記錄被印成一本小冊子,廣為散發,作為“學習文件”。

林彪在講話中,指名姓,烈地擊劉少奇和鄧小平。現照小冊子的原文摘錄如下:

……中央有幾個領導同志,就是劉少奇、鄧小平同志,他們搞了另外一條路線,同毛主席的路線相反。劉鄧路線,就是毛主席大字報説的,“站在反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實行資產階級專政,將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運打下去,顛倒是非,混淆黑,圍剿革命派,制不同意見,實行沙岸恐怖,自以為得意,資產階級的威風,滅無產階級的志氣,又何其毒也。”……

陳伯達在會上作了題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的兩條路線》的篇講話,來改題為《對兩個月運的總結》印發。所謂“兩個月”,即指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以的兩個月。

毛澤東曾在陳伯達的講話稿上作如下指示:

陳伯達同志,改稿看過,很好。抓革命、促生產這兩句話是否在什麼地方加去,請考慮。要大量印發,印成小本子,每個支部、每個衞兵小隊最少一本。

毛澤東

10月2422時

陳伯達的講話,那烈的調子不亞於林彪,指責劉、鄧搞的是“國民的‘訓政’”。

陳伯達的講話,除了談“形大好”、“兩條路線鬥爭的繼續”外,還談了另外兩個問題,即“去掉怕字,放手發羣眾”,“堅持毛主席提出的階級路線,團結大多數”。陳伯達在結束講話時高呼:“用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必將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據陳伯達自雲,他是花了三天時間趕寫出這篇講話稿的。陳伯達的講話,跟林彪的講話当貉,在全掀起“徹底批判資產階級反路線”的高

毛澤東也在會上講了話。他隨而講,沒有稿子。從他的講話記錄來看,他的“調子”

比林彪、陳伯達要低一些,甚至提及了“也不能全怪少奇同志和小平同志”。照毛澤東的講話記錄,摘錄於下:

我看衝一下有好處。多少年沒有想,一衝就想了,無非是犯錯誤。什麼路線錯誤,犯了就改嘛!誰要打倒你們?我是不想打倒你們的,我看衞兵也不想打倒你們。……有些同志説,不是有心犯錯誤,是稀里糊犯了錯誤,可以理解。也不能全怪少奇同志和小平同志,他們有責任,中央也有責任,中央沒管好。時間短,新的問題沒有精神準備,政治思想工作沒做好。我們17天會議以,會好些。

劉少奇也出席會議。面對着種種的批評和責難,他只好作檢查。劉少奇在“文革”中作過多次檢查,這一次的檢查最、最詳。劉少奇的講話中,幾處提及了陳伯達。

以下摘錄劉少奇1966年10月23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檢查的原文:

同志們:

我堅決擁護主席和林彪同志的指示,同意陳伯達同志的講話。我看了各小組會的大部分簡報,瞭解到一些地方和中央的一些部門在指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程度不同地犯了錯誤,許多同志都行了檢討,這使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因為這同我在一段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錯誤,是有關係的。……

當工作組已經派出,已經有同志發現工作組同革命的羣眾運發生對抗的現象,並且提出不要工作組,例如陳伯達同志早就提出過這種意見。陳伯達同志是據毛主席的啓發而提出這種意見的。當時,我們如果能夠領會毛主席的思想,調查研究大量的事實,立即將大批工作組撤回,也還是可以不致於犯嚴重的路線錯誤的。但當時我們沒這樣做……

儘管劉少奇是被迫作這番檢查,但是劉少奇説“陳伯達同志早就提出這種意見”,使陳伯達喜滋滋的,似乎證明了陳伯達的“正確”。

“新帳老帳一起算”,向來是“流行”的“整人公式”。劉少奇也不例外。他的檢查除了被迫承認了派工作組這一“路線錯誤”之外,不得不歷數自己1946年2月、1947年夏、1949年、1951年7月、1955年、1962年、1964年一次又一次的“錯誤老帳”。

劉少奇檢討到這種地步,林彪、陳伯達、康生、江青並不放過他。

中央工作會議收場不久,陳伯達主編的《旗》雜誌第十五期發表社論《奪取新的勝利》,提高了“批判劉鄧”的調子。

除了羡功劉少奇之外,陳伯達還尖鋭地批判鄧少平。陳伯達在1966年10月25的講話中,稱“鄧是錯誤路線的急先鋒”,“鄧的面貌如果不在我們全搞清是危險的,他同劉打着一樣的旗幟”,“鄧搞獨立王國”“1962年搞包產到户也是鄧説的”……

在“徹底批判資產階級反路線”的“新高”的烈衝擊下,劉少奇和鄧小平完全靠邊了,再不面了。“中央文革”取代了中共中央書記處,陳伯達權重一時,他這個“小組”擁有比總書記還大的權

儘管報上天天在批判劉、鄧的“資產階級反路線”,但是大多數的高級部想不通,誠如毛澤東1967年5月接見阿爾巴尼亞軍事代表團謝胡等人所説的那樣:

《五·一六通知》已經明顯地提出了路線問題,也提出了兩條路線問題。當時多數人不同意我的意見,有時只剩下我自己,説我的看法過時了,我只好將我的意見帶到八屆十一中全會上去討論,通過爭論我只得到了半數多一點人的同意,當時還有很多人仍然想不通。李井泉想不通,劉瀾濤也不通。伯達同志找他們談,他們説,“我在北京不通,回去仍然不通”。最我們只能讓實踐去一步檢驗吧!

毛澤東提到的李井泉,當時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劉瀾濤則是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李井泉、劉瀾濤代表着一大批“想不通”的高級部!

第三十一章批判“血統論”

(21 / 51)
陳伯達傳

陳伯達傳

作者:葉永烈 類型:都市言情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